 |
卫立煌 - 1944年第二次远征军总司令
戴安澜 - 第200师师长
廖耀湘 - 第22师师长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长
李 弥 - 第8军副军长兼荣一师师长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余 韶 - 第96师师长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
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张 珍 - 第66军军长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
史迪威 - (美国人)中印缅战区参谋 长,中国驻印军总司令 |
|
|
2007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远征军南进缅甸打击日寇,强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威望和荣誉,在我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彪炳千秋的光辉一页。 |
|
中国远征军出境抗战,是唐朝以来我国军队首次扬威国外的伟大壮举,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境外作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行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大胜利。 |
|
中国远征军军歌《战场行》
——抗日名将戴安澜将军作词
弟兄们,向前走!
弟兄们,向前走!
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头,
落在我们的肩头。
日本强盗它要灭亡我们国家,奴役我们民族。
我们不愿做亡国奴,
我们不愿作亡国奴!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只有誓死奋斗!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如得远征异域,始偿男儿志愿”
“这次远征,是我国自唐朝以来首次扬威国外,第二OO师为能担此重任而深感光荣!” ------------
---戴安澜将军
|
彰显民族精神
恢弘民族气节
激发全世界中华儿女“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热情
沉痛悼念戴安澜将军
《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还。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泽东
|
赞誉戴安澜将军“黄浦之英,民族之雄”-----------周恩来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蒋介石 |
龙陵破敌助勋劳 立马南天意气豪
曾拟分兵渡沧水 仁安羌上建云旄
鲁人 岳轩张琦 张岳轩将军:
时任中国远征军200师营长,曾任台湾总统府三局局长,陆军中将 |
 |
|
张岳轩将军(93岁) 将当年所 写赠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组织委 员会 |
张岳轩将军(93岁) 题赠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杨本华先生
“心系中国之命运,力行民族之复兴”之辞 |
|
 |
张岳轩将军(93岁) 题赠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杨本华先生
“一寸山河一寸血 十万青年十万军”之辞
|
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组织委员会秘书长杨本华先生致信祝贺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成立,并题赠“颐养天地正气 传承飞虎精神 太和薪火不熄”之辞 |
 |
杨本华,美籍华人,飞虎队14航空队“陆海空武功状”英雄飞行员杨训伟之子。
这一路走来,看到这么多牺牲,这么多惨烈,真是感慨万千啊!
在策划这个活动时,我曾致信给台湾现任总统马英九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他们都没有回应,我非常心痛。国共内战,国民党撤退台湾,可是还有许多在抗日战争中立下战功的将士未能撤退,这些将士在镇反运动和文革当中都惨遭迫害,失去了做人的尊严。我认为,他们应该对历史负责,至少也应该说一声对不起,拿出一个抚恤的方案来,因为能活到今天的老兵所剩无几。我认为今天的国民政府,还是当年那一拨权贵的第二代,再加上一个失节的政党,这个民族要寄希望于他们是不可能的,为了办好这个活动,我也曾致信给大陆的最高领导人,也没有回应。相反,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朗均给这个活动发来信函表示祝贺,我们大家都应该想一想,为什么中国人对自己的历史如此冷漠?由于人心的冷漠才导致精神和道德的沦丧。我们重走远征军之路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唤醒民众,正视历史,展望未来。
|
|
 |
杨奇威,大学副教授,中国远征军老兵之子。
活到现在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只在乎信念,不在乎物质利益,他们的贡献远远大于索取,对于我们来说,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前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挖掘出来,教肓我们的后人,改变这个社会。其实有很多事,我们也很无奈,在无奈之中就要保持平常心,象我父亲就是这样,他一生历经坎坷,1988年平反以后,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他喜爱的事业,他虽然是一个大学教授,可他倒象一个平凡学者,确切地说是平民学者,他与领导好象没有什么话说,但与老兵、老战友和少数民族就有说不完的话,与那些为信念而活的人们相交相处就有一种满足感,到了这个年龄,中国的大多数老人都在安享晚年享受生活,而我父亲仍然勤奋地工作着,为的是把中国远征军的光辉历史发杨光大。 |
|
 |
卫修宁,中国远征军总司令长官卫立煌将军孙女。
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能够参加重走中国远征军之路活动,沿着父辈们的抗战足迹走来,真是感慨万千。这场战争本来很悲壮、很惨烈、很艰苦。当年全国军民全力以赴支持抗战保卫祖国,中国远征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在滇缅战场与日军决一死战,并将日军全部干净彻底消灭,为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我为父辈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为后代,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弘扬中国远征军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把我们的祖国统建设更加富强,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
|
|
 |
赵晋君,中国远征军116师师长赵镇潘女儿。
在我成长的岁月里,每当读到我父亲的《远征回忆录》我总是泪流满面,我感觉在战争年代身经百战的军人能活下来太不容易了,重走远征军之路让我有机会深切了解父辈们为国家和民族而战的历史,对我们来说就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
我们可以告别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
|
|
 |
杨德容,中国远征军空军地勤大队长杨公柱女儿。
我父亲是四川人,我母亲是湖南人,抗战期间,我父亲刚从黄埔军校毕业就编入了中国远征军,后来,我们全家就背井离乡来到昆明,尽管后来我们这个国民党官僚家庭曾经历着无数的磨难,当我看到我父亲在任何条件下都没有丧失意志,坚强活着,看到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才离开我们,我觉得重走远征军之路就是寻找他们那种为国家为民族不顾一切的革命精神,现在我们的日子好过了,可不能因为生活好了,就忘记了那些为抗战把青春和生命献给这块土地的军人们。
|
|
|